明代汉人男子服饰款式繁多,裁剪方式与服装结构极具特色,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各异的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结构之一是位于腋下两侧的“摆”,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又有内摆、外摆之分。本文对明朝末期文物中的外摆结构进行分析,绘制裁剪图且制作实物来研究此类结构做法,并编写计算机程序以定量分析面料、人体数据等因素对外摆裁剪方式的影响。
1 明末服饰中的外摆
1.1 明代服饰外摆概述
明代服饰有比较丰富的出土或传世文物,在绘画与雕塑中也有大量较为写实的反映。这些资料所体现的男装外摆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存在不少于四种的主要类型:以叶家宕明墓麻布袍为代表的钝角不开衩外摆(明早期);以泰州徐蕃夫妇墓出土服饰为代表的钝角开衩外摆(明中期);以定陵出土服饰为代表的上翘开衩且外侧为直线的外摆(明后期);以孔府旧藏直身与圆领袍为代表的尖翘开衩且外侧为曲线的外摆(明末)。[1]每一种外摆还可能出现在多种款式的服装上,包括直身、圆领袍、搭护、襕衫等。甚至在清代剃发易服后,戏服中依然可见外摆结构的遗存。
本文主要以孔府旧藏明末直身与圆领袍文物为例,分析该时期典型外摆的结构特点和制作方式。
1.2 孔府旧藏文物中的外摆分析
1.2.1 青绿色横罗袍
图1 孔府青绿色横罗直身袍图1文物形制为直身,交领右衽,大袖收袪,实际尺寸不详[2]。大身左右各用布一幅,分别用整幅布和约1/6幅接袖两次。衣身正面腋下两侧打褶并各有一片外摆。摆身未见拼接痕迹,上端尖翘,外侧有一定弧度,背后缝有衬布。大身后片两侧无摆,直接裁出形状,较前片窄小。
图2 直身腋下接缝细节 图3 外摆细节图2与图3显示了这件衣物制作的细节。如图2,前片两腋下有一“厂”字形接缝,结合外摆形状可知,外摆是从大身所用同一幅面料上裁出,而摆的用料与袖子产生冲突,于是需要另外一个裁片拼补在腋下。外摆初步裁剪后,摆片上端沿斜线、外侧沿平滑弧线向背面折叠固定,利用面料张力可以基本压平,形成类似刀刃的形状,如图3(a)所示。摆内贴缝的衬布可以让局部更加硬挺。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得到图4的裁片示意图。
图4 直身裁剪示意图,仅展示裁片组成不代表实际比例,图中未表示缝份
1.2.2 赤面素罗袍与云鹤补红罗袍
图5 素面赤罗袍与云鹤补红罗袍两件文物形制均为圆领袍,右衽大襟,两腋下打褶接外摆,见图5。其中赤面素罗袍为公服,长135cm,腰宽65cm,通袖长249cm,袖宽72cm;云鹤补红罗袍为常服,衣长132cm,腰宽60cm,通袖长242cm,袖宽63cm[3]。两者结构大体相同,外摆造型与1.2.1中所述直身具有一致的时代特征,但细节做法略有差异。
图6 袖身接缝与外摆细节两件圆领袍也采用了“外摆占用袖身布料+拼补袖子的做法”,但袖身接缝形状与直身不同,为一段弧线,如图6。两侧外摆均接一矩形或梯形裁片,接缝同经向,外侧及上部沿外摆轮廓向后反折固定。在布幅有限的情况下,拼接的做法可以实现更为阔大的外摆,而竖缝的存在能使摆身更加硬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