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 华是一种气度,
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
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他与西服大不相同,与那些即使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足以体现华夏民族的特色。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汉服具备特点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常被汉服喜爱者穿着的汉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曲裾
流行于秦汉时期,到隋唐基本绝迹,到明朝已属于“古装”。
这种服式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
直裾
流行于秦汉时期,后来衍生出多种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学习于此款。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
襦裙
作为女子服装,她几乎在各个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可见,“襦裙”其实是两种衣物的合称。
褙子
褙子,又名背子、绰子,是从隋唐时期的“半臂”演变来的。是宋朝到明朝时期女子的常用服饰,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系束,下长过膝,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
圆领袍
圆领袍,至少在汉朝初年就出现的一种汉族服饰,早期作为内衣存在。魏晋南北朝后,开始作为正装穿着于外,流行于隋唐至明末。圆领亦称团领,实为无领型领式。衣领形似圆形,内覆硬衬,领口钉有纽扣。圆领袍是圆领子的窄袖袍,是汉族在隋唐之后形成的全民服装。
朱子深衣
朱子深衣,汉服中深衣的一种,为礼服,多用于祭祀等场合。
朱子深衣的结构特点为:直领,而穿为交领,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朱子深衣的影响很大,日韩服饰中有部分礼服都是在朱子深衣制度的基础上制作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