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697字 17图预估阅读时间:5 分钟
香学知识——话说香珠
九五香苑
古老的东方,缭绕的袅袅香气之中,有一种可佩戴可把玩的芳香妙物——香珠,被人们所喜爱。
香珠是由多中香药制成的丸状香品,可佩带也可烧薰,可用绳串成香串,具有安神、凝气、舒缓身心之功效。
佩戴香珠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药用价值。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晋商为了经营生计常年出门在外,事先会根据身体的状况拾相应的和香珠。
在途中,如遇痼疾发作或头疼脑热,将香珠泡水,含服或者爇烧,能够起到救急的作用。
香珠昂贵并不仅是原料的稀有,也是因为工艺复杂。
古代是按特定的配方和功效和合成,所以其味道各不相同。
香文化自民国时期由于战乱渐渐没落出现断层,现代制香包括台湾在福建厦门建立了很多的香厂,制香的理念多数追逐气味和品相,受此理念加些化学合成物不足为奇。
工艺采用流水线生产,高压机器压模、烘干箱速干等等,这样的产品外观好看,闻起来很香,但是能不能承载香与人体产生的玄妙作用、能不能体现传统香品的智慧与灵魂还需审视。
香珠采用天然香料和中草药按照中医药学配伍原理和合而成,制成后有一段香味转换融合的时间,常以密封良好的瓷器储放,窖藏于地下。
《温氏杂录》记载:”凡香珠佩带念珠之属,过夏后须用木贼草擦去汗垢,庶不蒸坏。若蒸损者,以温汤洗过晒干,其香如初。”
传统合香珠气息闻之直入心脾,具有穿透力,不似精油的尖锐和侵略,但是久玩尤如沉木和檀木,长期香气会减弱,最后可能闻不到。这时重置于密闭环境,香气还会散发出来。
我的一个朋友见过落在民间的清宫和香珠制成的念珠,似木珠,黑若漆,散发光晕 ,价值全然不在气味之中。
在古代官宦富贵人家十分注重香养,其闲适高雅的生活品位非今人可比。
当时的达官显贵及富商大贾,为了强身健体,驱邪除秽,常不借重金购买天然沉水香,再配以檀香、麝香、乳香、龙脑等名贵香药,做成合香珠、合香牌、或压模成佛像、扳指等,让药性随气味行至体内,怡神养生一举双得。
(下图文字说明点开查看)
现今的许多爱香之人,大多用于香衣、香体或是单单用以佩戴把玩。不管是用以香衣、香体,还是挂件都十分雅致,这是古代精致生活的一种体现和标志。一串香珠、一只香牌唯有亲闻把玩才知其中妙处。
昨天有朋友问香珠用到包浆后是否会影响到香气。香珠玩到包浆时人体的气息与香珠原有的香气会产生新的香韵,这便是你自己独有的韵。
历经几年后,香味会减弱或消失,但是韵会随着主人的修养而外化。我们曾在课堂上教过学员们制线香,同样的香材、配比、制作方法,最后做出来的香是一人一味。
面对这种现象引起思考,中华传统香与现代香的差异根源?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和我们的中华文明区别在哪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味,溶在天地之中,用自己的感知去发现天、地、包括自身生命这一切有形世界背后那个不可知的、大大的无,当我们了解到那个“无”的规律,去顺应那个规律,便是智慧。
西方科学将人视为独立于客体的存在,习惯用通过已知的有形去研究、发现、创立另一个没有掌握的有形,当物质发展到极致的时候自己却没了。
核武器爆炸产生的蘑菇云网上有这一段论述—-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类连核武器都能够制造出来,可为什么就无法创造出一粒简单的米?
可能有人会认为,农民伯伯们每年种植丰富大量的米,那不是在创造米吗?事实上,农民伯伯要产生大量的米,首先需要种子才行,而这种子并不是我们创造的,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
我们回头看过,人这一辈子会去创造很多事物,却唯独没有思考明白创造生命的本身,而后者是不是我们作为人活着最最重要的、必须想明白的事情?
香虽微而位贵,与一粒米同理。制香也好,用香也好,因为选择不同结果会不同。
下面的图是同批所做香珠包浆情况对比:左侧为佩戴不足二十天后的变化,右侧为没有佩戴的香珠。
无上清幽袖里藏,香文化远远超越了香品本身,我们从香品中感受到的情境与神韵,身临其境的体验胜于语言的诠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