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雪無名
今天我想从浅到深的介绍一下马面裙。文章会分别谈论:
1、定义
2、名称由来
3、裙门宽窄问题
4、裙襬问题
5、褶子问题
一到四是入门题,第五点是比较複杂的问题,妹子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阅读。
一、什麽是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裙子两侧打褶,中间有一段光面,称为「马面」。明代妇女穿著的裙装,多以「两片式、四裙门」的马面裙为主。
这裡所谓两片式,并非指商家做的套穿式的两片式齐腰褶裙,而是两片布重叠,裙头相连成一片的裙子。要知道目前出土汉族裙子都是一片式的围裙,套穿式的筒裙还没有文物的支持。所以我们讲两片式的马面裙,不要想到商家做的两片式齐腰裙啦!
一般认为马面的前身是宋代的两片裙,之后发展为在腰侧打合抱褶的裙式。
(马面的前身,宋代两片裙)我们从明代出土的一些文物,也可以看到从两大片布拼接,到腰侧有打褶的发展痕迹。
这件除了数据成谜外,其实跟宋代的两片裙没什麽两样。
这件长得很像两片裙的,其实腰侧有打褶子,已有马面裙的雏形。
二、马面裙为什麽叫「马面」?
马面裙的称法是到了清代才有的,明人其实没有这个称呼。马面也跟一般人想像到的马没有关系。「马面」其实是建筑上的词彙,以下引用:
敌台,又称马面,是在城牆或城池旁突出的塔楼式建筑,在正面或两面突出城牆外,其主要功能是加强防御与攻击牆底敌军。
三、马面裙裙门要多宽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一般商家或妹子会回答你,裙门跟著腰围走。我会回答你,实际上这是个开心就好的问题。严谨一点的回答是,如果你以考据党自居,那你可能要看一下第五点,褶子与裙门的搭配还有时代问题。裙门、褶子、裙襴、衣长问题,其实是一体的。这个问题我们放后面单独谈,这裡先用肉眼就能判别裙门宽窄的几张文物结束这个问题。马面裙的裙门从16-38公分都有,不一定随腰围走。
窄裙门,朋友到丝博看是说,目测小于20公分。
腰长126,裙门38公分。可怕的数据。
四、马面裙听说有四米襬和六米襬,要做哪一种好?
清‧李渔《閒情偶寄》说道:「古云:『裙拖八幅湘江水。』幅既有八,则折纹之不少可知。予谓八幅之裙,宜于家常;人前美观,尚须十幅。」裙子要美要仙当然要十幅,也就是六米襬。但是妹子们别高兴啊,说这话的人是清朝人好吗?
先来看一下明代的数据,明初的时候裙子大概是这样。
这条裙子用六幅布拼成,左右各三幅。明代布幅,根据定陵出土的实物,布幅宽在66公分附近,通常我们都用60公分计算,全裙用布量大概是3.6米。
之后用的面料逐渐增加,像是弘治年间宁靖王夫人的裙子,有两条都明白写了,单片用三幅半织物拼成,总宽210公分左右,全裙用布量大概是4.2米。而定陵也有出土用三幅半拼成的裙子。
一般常见的裙子是用四幅拼成的,像是张盘龙这件就很明白的写了,每片四幅,下摆围480公分。下摆四百多公分是明代马面常见的数据,所以一般会建议做四米襬的裙子。
(其实关于裙子布幅问题还有很多需要讨论的,譬如朱舜水的说法,但是毕竟这是科普帖羊,所以就先不谈了。)
五、关于马面裙的褶子问题
妹子买马面裙最担心炸褶问题,腰臀差20公分的我,我买过五家的马面裙,就只有一家炸翻天,所以万一炸褶了,回头找裁缝去吧。这边想讲的是平行褶与喇叭褶(也有人称梯形褶)的问题。
聪明的你应该有注意到,以上各种文物图怎麽跟平时看到的商家平铺不太一样?好像很多的马面裙铺起来是这样啊,平的!文物感觉有点弧度,那是怎麽回事?
其实呢,商家的马面裙也有铺起来像是这样的。
马面裙的褶子打法有两种,一种是上下等宽的平行褶,一种是上窄下宽的喇叭褶。紫色那件裙子,就是平行褶的做法,而蓝色这件,则是喇叭褶。吾友无劫缘(帖吧ID:丝雨晨光)认为:
◆宽裙门的马面裙,应该搭配喇叭褶。
◆窄裙门的马面裙,应该搭配平行褶。
裙门的宽窄如何认定,假设一边的褶子区小于裙门宽,那就是宽裙门,应该搭配喇叭褶。如果一边的褶子区大于裙门宽,那就是窄裙门,应该搭配平行褶。
这个说法,被另一位做衣服的朋友讥笑,说裁缝根本不会考虑这些。但是我爬完我的几十张马面裙文物,却发现文物提供了蛮有利这个说法的支持。(像是泰州出土那几件,报告上面看起来像是平行褶的马面裙,我看了帖吧吧友的实拍,确实就是喇叭褶)
◆宽裙门+喇叭褶的文物,如:
◆窄裙门+平行褶的文物,如:採用喇叭褶的原因是,裙门宽了以后 平行褶只能集中在两侧,无法蓬开,所以要用喇叭褶。如果是窄裙门,褶子区够大,用平行褶自然可以处理了。吾友东岛主人认为:褶子区域比较窄,那麽必然是要做成喇叭褶,而且烫死,否则下摆就没法看。如果褶子区域比较宽,那麽怎麽做都可以,大褶子的话,就不必烫死,小褶子就是为了突出褶子,所以一般会烫死。
平行褶和喇叭褶上身到底有何不同呢?以下都是未著衬裙的单穿效果。
为了展示效果,搭配短袄的穿著。(做平行褶的这个商家他也会做喇叭褶)
当然,这只是大部分的现象,说不定有例外。像是定陵的裙子,按照襬幅和复原品的呈现看来,应该是喇叭褶的,但是我看文物线图却是窄裙门的马面。而且这有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喇叭褶的裙子我去搭配长袄的时候,感觉是有一点卡的──裙子太膨,卡到衣服。
我们知道明代衣长的趋势是从短逐渐变长,嘉靖年间大概还是80-90公分左右,到了万曆年间已经是100公分上下,到了明末已经是120公分。因为衣长的变化,在万曆年间出现宽底襴的双襴裙。(请参考拙作:明代中晚期马面裙裙襴与衣服的搭配问题)
我后来量了孔府那几件裙子(红蟒、绿蟒、蓝缎、花鸟),发现不论裙头长度,裙门都落在21-22附近。我又想起张守宗墓那几件,也是窄裙门。所以我推论,衣长、裙栏、褶子是整体一起变化的。
随著衣长变长,裙襴由宽膝襴往宽底栏发展,裙子也从蓬蓬裙转变为修身贴合的百褶裙,因为长衣+蓬蓬裙是比较卡的,短衣服搭配蓬蓬裙比较有整体性。(也就是宪宗行乐图到图画上的修长马面裙的差异)
嘉靖时衣服变长,裙襴还没被遮到,还没下移。但是衣服开始会卡了,所以裙子开始跟著变化,所以裙门宽窄都有。如王洛家族墓,M1为嘉靖19年,此时有两件宽裙门的马面,六件窄裙门的马面。到了M2推测为嘉靖晚期或万曆年间,就全都是窄裙门的了。
当然这也是个脑补而已,无劫缘就觉得裙门宽窄是同时流行的。而我是觉得明代前期流行窄裙门,中期流行宽裙门,后期又流行回窄裙门。在窄裙门的基础上开始往百褶裙发展,当褶子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到了清代又流行回宽裙门。简单的来说就是:
◆明初:对穿交的衫子+窄裙门+平行褶
◆明中后:60-90公分的袄子+宽裙门+喇叭褶(一般为宽膝襴)
◆万曆后:100公分的袄子+窄裙门+平行褶(一般为宽底栏)
◆晚明(崇祯):120公分的袄子+百褶马面裙(一般为素裙)
以上讨论指是民间状况而已,因为我们知道,像是益宣王墓和定陵,都流行竖领对襟或是方领对襟的短衣,裙子还是蓬蓬裙的状态。而且应该是有例外的情况,就像是我们流行细直筒的牛仔裤时,不能说就没有喇叭裤的存在对吧?毕竟这都是版型问题不是形制问题。
白色那件马面裙,商家其实会做梯形褶或是窄裙门,但是商家表示,布料太软,喇叭褶的效果没有平行褶好。又说裙门宽度跟样纹也有关系,所以打褶方式和裙门宽度,要考量的层面其实不少。
而且我必须要说的是,像是我们讨论到裙襴、褶子与衣长的搭配问题,说不定是个伪命题。出土的时候第一层衣物应该是圆领袍,容像穿的也是带补子的圆领袍居多。但是我们一般穿不到圆领袍,也搞不到凤冠霞帔,所以只能就第二层衣物去讨论搭配。但是讨论到裙子,我们又割捨不下第一层金灿灿的织金马面,只去穿第三四层的花裙或是素裙。毕竟我们已经不在那个时代,也不讲究那个时代的品秩。也庆幸晚明的服妖风气,让我们现代的穿搭更加理直气壮一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