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捉小鸡
俗称“黄鹞吃鸡”,又叫“黄鼠狼吃鸡”粤语称为麻鹰捉鸡仔。至少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是一种团体的益智娱乐游戏,在户外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
鸠车
鸠车是古代小男孩们最喜欢的玩具。鸠车的形状像鸟形,是一种两轮有长柄的玩具。日本收藏有较完整的一件汉代铜质鸠车,两轮,有长尾,尾端扁平,强力牵曳,则尾部翘起,若缓行,则尾端摩地,正可以仿拟鸠鸟飞翔和行走时的不同形态。
骑竹马
一种跨骑竹竿模仿跃马奔走的传统游戏,最早记载见于汉代。《后汉书郭伋列传》说,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并州牧郭伋为官廉正,“素结恩德”,以致“民得安业”。据说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诸儿复送之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假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仅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引入。”这一史事后来成为官民间关系融洽感情和睦的典型。
炮竹
最早的炮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爆竹。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爆竹—辞旧迎新的标志驱除山鬼和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恶鬼。”唐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清代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游览既毕,宴於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声。
围棋
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传说在黄帝时开始流传,到汉朝时规则大体定型。由于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斗蛋
斗蛋是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活动。每到三月初二晚上,母亲们都要为每个孩子准备好鸡蛋,一人一个网兜是少不了的。把蛋放在网兜里,小孩子们挂在脖子上。蛋的种类可以是鸡蛋、鸭蛋或者鹅蛋,而且都要染成红色,显得特别喜庆。斗蛋没有规则,但多数人在斗蛋之前都有口头协定,即是输方要把斗输的蛋献给胜方。
摸瞎鱼
现代的捉迷藏即源于此,明·《宛署杂记·民风一》记载:“羣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着二儿,各用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声,而旋易其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则拳击执鱼儿,出之城外,而代之执鱼轮入,一儿摸之。”
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拍七令
拍七令是一种训练反应能力的游戏,玩法是由若干人参加游戏,甲先说“一”,乙继说“二”,由此顺序而下.循环往复。逢七和七的倍数均不准说出这一数字,而以击掌代之。逢七、十七、二十七……是为“明七”,十四、二十一、二十八……是为“暗七”。说出明七或暗七的某一数字者皆为负,要受到惩罚。
角抵
角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竞技类活动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止民间角抵私藏兵器,作为徒手相搏斗的角抵兴盛起来。汉代,民间出现了一种由“蚩尤戏”发展而成的两个人在公开场合表演的竞技活动,已经具有后来摔跤的基本特色,并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70年代,山东省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地汉代帛画,画面上所出现的两个角抵者皆手臂大张,怒目逼视,作跃跃欲扑之状。画面左侧有一旁观者,拱袖而肃立,当为角抵者的裁判。晋代角抵出现了另一名称“相扑”。到了唐代,相扑、角抵二名称并行,其特点还是赛力性的竞技,且多在军中进行。
踩高跷
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本属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踩高跷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
击鼓传花
据文献记载,击鼓传花是中国古代酒宴上的助兴游戏,属于酒令的一种,又称“击鼓催花”,在唐代时就已出现。唐代《羯鼓录》一书中提到李隆基善击鼓,一次他击鼓一曲后,起初未发芽的柳枝吐出了绿色来。此典故初为“击鼓催花”,后用作酒令,改作“击鼓传花”。杜牧《羊栏浦夜陪宴会》诗句中有“球来香袖依稀暖,酒凸觥心泛艳光”,可以得知唐代酒宴上击鼓传花助兴的情景。宋代范成大《上元记吴中节物》诗有“酒垆先迭鼓,灯市早投琼。”《红楼梦》第54回里也有对击鼓传花的描写。众人为了听贾母和凤姐说笑话,故意叫击鼓的女先儿(盲女艺人)停鼓。
冰嬉
冰嬉亦称“冰戏”。古代对冰上活动的泛称。宋代已有。明朝成为宫廷体育活动。在北方民间较为普遍,项目与宫廷冰戏大体相同,一是在有河的地方凤专供游乐的冰床。二是冰上执球与踢球。三是跑冰,穿有铁齿的鞋,溜行冰上,争先夺标取胜。也有从冰山上下滑,称“打滑挞”。四是花样溜冰。五是冰上杂戏。冰嬉在清朝时作为皇家冬季的消遣,十分盛行。冰嬉多在春节时集中表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等,表演的人都在滑行中南艺。今北方各地城乡仍很盛行。
猜拳
又称“猜枚”、“划拳”、“搳拳”、“拇战”或“豁拳”。根据明朝人谢肇浙所著的《五杂俎》,划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在发展过程中,划拳毕竟已成为一个家族,行令的方法也独立为一个体系。“空拳”、“内拳”、“五毒拳”、“五行生克令”、“七星赶月令”、“一月三捷令”等都是这一类。其中最简单也最常见的玩法是,两人相对同时出手,互猜所伸出手指之合计数,猜对者为胜。到了现在有“石头剪刀布”和“黑白配”等玩法。在与亚洲交往之前,西方没有任何有关“石头、剪刀、布”的记载。19世纪后期的西方的作家在提到它的时候总认为是一种亚洲游戏。中国人和韩国人一般都叫“石头、剪刀、布”,而日本人则改成了“石头、剪刀、纸(paper)”。这个事实暗示着“石头、剪刀、纸”是从19世纪的日本传入美洲的。
丢手绢
又称“丢手帕”。这游戏据说源于公元1243年左右,或者更早,是由黎族的一种舞蹈演变而来。元朝元贞年间,阔别家乡近四十年的黄道婆从海南返回到上海,她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染布技术,同时也把丢手绢这个黎族人的游戏带回了故乡。再后来,丢手绢这个游戏很快从上海流传到了中原地区,并逐渐遍及华夏大地。
滚灯
据史料记载,至少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记述“掷烛腾空稳(小球滚灯),推球滚地轻(大球滚灯)”。清海盐文人彭孙贻诗《轮灯》的小序中有“儿童缚竹为轮,展转相环,旋转飞覆,而灯不倾灭。壮士运之,衢中腾掷不休,曰滚灯”的描写。滚灯滚灯是一种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的运动。舞者多为男子,以单人和双人表演为主。现发展演变到多人群体舞灯,亦有女子参加。滚灯作有戏球、缠腰、跳灯等动作组成,名目有白鸽生蛋、蜘蛛放丝、缠腰缠足中脱靴、金猴嬉球、日落西山、鲤鱼卷水草、鹁鸪冲王等,集中了跳、滚、爬、窜、转、旋、腾、跃、甩等多种刚柔相济的体育、舞蹈动作。
诗钟
属于文字对仗游戏,成人与孩子一起玩的有属对、分咏、嵌字等。《涌幢小品》中就记载了这样的场景,陈佑山父子闲时对诗,父亲指着笔架说:“笔架入山”,儿子对日:“棋盘似洛”。父亲又说:“苏家三父子,文章可法”,儿子对日:“程门二兄弟,德义堪尊”。这种游戏能大大促进儿童文字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