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臂,顾名思义,就是半袖,由上襦演变而来。其袖长多处于臂肘间,其形制为合领,对襟,胸前结带儿;穿时加于衫子之上,也有穿与袍服之内的,为春秋之服。汉代半臂以妇女所用者居多,通常被制成大襟交领,衣长至胯,袖长至肘,袖口宽博,并加以缘饰。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也有穿半臂的习俗,穿时多着于衫襦外。
隋唐时期,据《事物纪原》载:“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臂,除却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士人京服。”唐代半臂十分普及,且那女通服。这个时期的半臂大多被裁成对襟,衣式短小,长及腰际,两袖宽大而直,长不掩肘。唐代半臂有两种穿法,一种是加罩在短襦之外,犹金背心。另一种是先穿半臂,再在半臂上加罩襦袄袍衫。
此服穿着虽无禁忌,但因穿着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同,其质地、纹饰、色彩却略有差异。如隋炀帝宫人及官宦贵族母妻等,均以大红罗为料质,以蹙金飞凤为纹饰,普通百姓则不能穿如此华丽的半臂。
唐代生产力高度发达,纺织技术也有了较大提高。此时半臂主要以织锦为面料。锦的组织紧密,质地厚实,具有一定的御寒作用。同时,蹙金半臂也有实物出土,但其制作工艺至今还是个谜。蹙金绣采用的捻金线又称圆金线,在每米蚕丝线上缠绕金丝3000转。捻金线平均直径仅0.2毫米。所以,当时非皇亲贵胄不能穿此华服。杜甫有《丽人行》诗:“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唐代以后,半臂之制轻装饰而重实用,除少数仍以织锦为之外,大部分采用绫绢制成,内絮绵絮,使之成为御寒之衣。
宋代半臂依然流行,且因此服演绎出一个“半臂忍寒”的故事。据宋魏泰《东轩笔录》记载:宋祁(998-1061)是宋朝著名的词人,历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史馆修撰。他一生多内宠,后庭曳罗绮者甚众。有一次他在锦江宴请,感到有些寒意,命取半臂,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宋祁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对此,后世清人赵执信在《海鸥小谱·浪淘沙》中略带讽刺地说:“令我忽忆半臂忍寒宋使君,又忆五花杀马王学士。不辞白发映红妆,请卿试看风流子。”北宋文学家苏轼因“谤讪朝廷”最被贬谪到海南岛,在其后返回常州的途中就是穿着半臂的。这个故事在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里曾经有记述:“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着小冠,披半臂,坐船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
辽、金、元时期人们也着半臂。这个时期的半臂实物在考古发掘中有发现,如内蒙古元集宁路遗址出土的一件,制为双层,料用罗,衬里用绢,面料上绣满花马团纹,衣式采用对襟直领,前襟长60厘米,后背长62厘米,腰宽53厘米,下摆宽54厘米,袖长43厘米,袖口宽34厘米。
搭护是元代半臂的另一种类型,皮外衣,有表有里,元代曾有“骏笠毡靴搭护衣”的诗句,可见这种服饰在元代较为普及。
还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这种比甲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胡大姑》中写道:“视之,不甚修长;衣绛红,外袭雪花比甲。”何垠注曰:“比甲,半臂也,俗呼背心。”
明清仍有穿着半臂的习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年间曾颁令青布直身作为普通男子的章服。在清人对明人的追记中,明末的时尚常以袖的宽窄短长、衣身的长短为变化内容。
清代出现了一种名曰“马甲”或“坎肩”的服饰,这种服饰结合了裲裆和半臂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方骑射民族的服饰风格,以襟的各种方式和扣襟的装饰及花纹组织为个性。马甲于春、秋、冬季罩在衫外,老少男女皆宜。清代马甲在裁制时多采用曲线,尤其是出手部分,往往带有一定的弯势,下摆底线也呈弧形。最富于变化的衣襟,除传统的对襟及大襟之外,还出现了曲襟、一字襟,唯有襟下部被裁缺一截,曲折而下,转角之处以纽扣纽结。一字襟背心是一种多纽扣背心,通常于胸前横开一襟,钉纽扣7粒,左右两腋各钉纽扣3粒,合计有13粒之多,俗称“十三太保”或“军机坎”,满语称之为“巴图鲁坎肩”。“巴图鲁”是满语中勇士的意思。最初只有朝廷要员才有资格穿这种马甲,作为身份显示,后来逐渐成为一种礼服,一般官员也可以穿了。
一般男子的马甲多缘以深色的大宽边,纹样装饰以折枝团花、兽、蝙蝠以及带有故事情节的山水人物最为常见,形成了服装的筋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种背心的特点是脱卸方便,虽然穿在袍褂之内,骑马时若觉身热,可从外衣领襟处探手解开纽扣脱下,无需下马。也因穿着便利,很快在民间流行,不分男女均可穿着。民国初年仍有人穿着,并且将其加罩在袍褂之外。
时至今天,马甲因其实用、方便的特性依然深受人们喜爱,只是趋于简单化,多为对襟,少了繁复的装饰与特殊文化象征意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