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诗人许文通《端阳采撷》,让我们穿越到南宋时期江南水乡端午风情画里:空气中飘着粽子香,河面上龙舟赛激战正酣,枕河人家插艾叶饮雄黄用以驱邪,佩戴香囊的小孩骑在父亲的肩上看热闹,此刻,打扮俏丽的小媳妇也成了另一种端午风景。从众多地方文献史料可知,端午节俗历来颇为兴盛,在节物、节俗、节信等方面呈现大同小异的特色和内涵。尤其在游乐活动、端午食物、辟瘟习俗等方面,体现出重大节日的性质。
▲吃粽子是端午的传统。
“天干地支”推算出来的端午名称
端午一词,与我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同时纪年、月、日、时)有关,按“干支”纪月法,五月为“午月”。《淮南子天文训》曰:“午者,忤也。”《说文解字》则说:“忤也,五月阴气逆阳,冒地而出。”意思是五月是阳气盛极,阴气逆向而生的月份。“端”字有始、正的意思,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说:“月号正阳,时惟端午。”因此,“端午”就是“正午”“正阳”。《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阳气始亏,阴气将前”。因此,这个月份被视作“恶月”。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因古人认为五是阳数,故名端阳。端午节还叫重午节,因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古时五、午相通,故名重午;一说按“干支”纪时法,端午节正时是午时,双午相重,所以叫重午。
端午节还有一个称呼:浴兰节。古时人们认为五月为毒月,端午当天为毒日,因为时值初夏,多雨潮湿,邪毒侵人。因此《大戴礼记》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也就是说,端午这天,人们采集兰、艾及菖蒲等香草药草,浸水洗身,以求祛邪除病,故名浴兰节。我国各地端午风俗大同小异,吃粽子、划龙船、悼屈原是主流,所以端午还有“解粽节”(饮菖蒲酒以消解粽子吃食)“龙船节”“诗人节”等称号。
亲龙“祈雨”、设法“辟瘟”援引端午本源
据民俗学家陶思炎考证,端午节的形成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源头主要在江南一带。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历史上众说纷纭,从节日风俗的主题看,主要有原始文化遗存说和历书人物追祭说两大类型。
在“原始文化遗存”方面,有“祈雨”和“辟瘟”两大功能主题。
所谓“祈雨”,是原始农业抗旱的需要,到了仲夏时节,气温渐高,南方的水稻田盼求解困的及时雨。在远古时期,人们认为,天不降雨,是能行云降雨的龙怕热,潜藏水底,只要龙出水,就能带来雨水,于是吃粽子、赛龙舟、划龙船,以亲龙、拟龙的方式祈盼雨水。
在辟瘟方面,病毒、瘟疫一般在冬春之际流行,经多次分裂,到天气炎热的仲夏时节已逐步消解,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拿出各种辟瘟的手段来演示,以表对瘟疫的最后清算,经验告诉他们,端午过后瘟疫大多自行消亡。于是,属于消毒法的雄黄酒,烟熏法的焚辟瘟丹,隔离法的小儿“躲午”,巫咒法的挂五毒图,火灸法的烧纸船,药驱法的配香囊、挂菖蒲和艾叶等,一齐出现,成为端午的节俗和节物。
▲古时端午节用符咒图——五毒。
各地“正能量传说”上了端午“头条”
在“历史人物追祭”方面,亦有多种说法。主要涉及屈原、伍子胥、勾践、曹娥等人,因他们伟大、有功、行孝或哀怜而被附会到端午节俗上,成为纪念的对象。
端午风俗起源的屈原纪念说,在南朝时期已有。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谓屈原投汨罗江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观之。”此后,端午竞渡为祭屈原之说多见于各类诗书,成为后世民间最流行的一种有关端午节俗起因的解读。
端午竞渡源于对吴国大将伍子胥的纪念说,在苏南一带颇为流行。伍子胥在吴国开挖了世界上第一条运河“胥河”,助吴伐楚,后因谗言赐死,尸首装入皮袋投入钱塘江中,但随波逐流而不沉,时人惊异,视之为“涛神”。于是每年五月初五驾舟逐潮以祭,遂演成风俗。
竞渡之事源于对越王勾践的纪念说,勾践被吴放归后,为报仇雪耻,于五月初五暗建水师,借竞渡之名操演水军,终于在公元前476年灭掉了吴国。《事物原始端阳》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
端午节俗源于对曹娥的纪念说,也流传于浙江地区。曹娥是东汉时的孝女,为寻父投江而死。人们因其孝感天地,便于端午节来追念她。
“阴阳抱合”粽子千古不变的文化内涵
粽子,古称“角黍”,粽子是俗名。粽子作为端午节的特定节物,它本用以从龙舟上抛撒江河,诱龙出水,同时也是作为五月五日这一特殊时令的象征。关于粽子的文化象征意义,正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称,“取阴阳包裹之象也。”粽子用菰叶包入糯米、豆枣之类做成。古人认为,一切中空的东西都是“阴”的象征,菰叶被卷起后成为中空的可放米的容器,也为阴象;而一切尖的、硬的东西为“阳”的象征,粽子煮熟后剥开看,都带角,不论三角粽、小脚粽、秤锤粽等都带角,它呈现为“阳”。由于角为“阳气动跃”之象,因此,粽子本身就是阴阳抱合的象征,也是五月五日时令的象征。
粽子的文化功能除了作为岁时食物用以尝鲜,又能留做备忙之用,同时它又是一种诱发降雨的巫物。古人相信,阴阳相遇就会下雨,如冷空气遇上暖空气会下雨,男女幽会啪啪叫“云雨一番”,因此,作为“阴阳包裹之象”的粽子被赋予了降雨的功能。此外,五月五日的“五”表天地交会,其上一横表“天”,其下一横表“地”,“五”就是阴阳相济的符号。由此,端午节的粽子本身就是其时令的象征,故成为数千年不变的、富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节物。明代冯梦龙的《粽子的散曲》:“五月端午是我生辰到,身穿一领绿棉袄,小脚儿裹得尖尖翘。解开香罗带,剥得赤条条,插上根梢儿也,把奴浑身上下来咬。”虽有艳词浪语之嫌,却道出粽子“阴阳抱合”的意味。
民间奇招对抗端午“恶日”成节俗
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是非常不吉利的日子,非凶即恶。端午旧有“不上屋”的禁忌,即不盖房子,不修屋顶,说上屋会使人“影蜕”,人没有影子了,也就活不成了。这一禁忌在南朝时很流行,它从“五”是“天地交会”的文化符号出发,认为五日没天没地,作为立地顶天象征的房子也就盖不起来。
▲大门上悬挂艾及菖蒲。
《风俗通》也说“五月盖房,令人头秃”;又说“五月到官,至免不迁”。说若是这月被委任,此后就不会升迁;甚至说生小孩也不利,“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虽说这是迷信,可是人们深信不疑,于是百姓人家纷纷大门插菖蒲(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形,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中堂挂钟馗图(自晋代以来钟馗执剑祛邪图,即为赐福镇宅之符);小孩穿戴虎头鞋帽,额头写王字(似虎的额纹,《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妇女头饰艾虎(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妇人被接回娘家躲端午(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等等,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古时端午节家家悬挂钟馗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