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袄裙问题你知道吗?袄裙起源和盛行于哪个朝代?袄裙和襦裙的区别是什么?袄裙分为哪几类形制?看下文了解。
袄裙,是上身穿袄、下身着裙的合称。袄裙盛行于明朝,因此袄裙也是作为明制汉服最典型的例子,在众多汉服形制中,袄裙是无数“大明少女”最喜爱的形制。
图为:明华堂竖领对襟短袄
袄裙和襦裙的区别在于:袄裙,是指上衣在裙子之外的的襦裙。
通俗一点,在穿着上,襦裙是先穿上襦再穿下裙(上襦下摆放于裙内);而袄裙相对襦裙简单些,先穿下裙再穿上袄(上襦下摆放于裙外)。
袄裙的特点:
袄裙是“上袄下裙”形制。上袄按长短,可分为短袄、长袄两类,安定方法为:不过膝盖为短袄,过膝为长袄。
上袄按领型不同,可分为直领、圆领、竖领和方领。其中除方领袄之外,其余三种领型又分为大襟和对襟两种形制。
交领大襟袄:图来自网络(载自:《明代女性服饰图集》作者:撷芳主人)
竖领对襟袄:图来自网络(载自:《明代女性服饰图集》作者:撷芳主人)
方领对襟袄:图来自网络(载自:《明代女性服饰图集》作者:撷芳主人)
注:大襟是什么?大襟又称搭襟,大多是从左至右的斜襟(如上图:交领大襟袄)。,对襟是什么?对襟是两襟相对,纽扣在胸前正中(如上图:对襟袄图)
上袄按袖口不同,可分为琵琶袖、直袖、垂胡袖、箭袖(窄袖)等。
图为:重回汉唐相思佩交领琵琶袖上袄
图为:重回汉唐秋怡交领窄袖袄裙
图为:各朝代袖子形制
袄裙的下裙:
袄裙的下裙可以为普通襦裙的下裙,也可以是典型的马面裙。
历代搭配袄子的裙子品种繁多,如唐代采用破裙搭配衫子袄子,宋代采用百褶裙搭配衫子袄子。而明朝则搭配马面裙。
图来自网络(载自:《明代女性服饰图集》作者:撷芳主人)
两个部分(独立的两块裙片)都分别有前裙门和后裙门,两部分的前裙门相叠(左片的前裙门在上,右片前裙门在下),因为是纵向的长方形,看着有点像马的脸,因此这个部分称之为马面。同一个裙片的前后裙门之间有褶,可以为工字褶或者之字褶,以方便穿着的人走动。
在穿着的时候,前裙门对着身体前方,于是两个后裙门应该正好在身体正后方交叠,两侧是打褶的地方。
马面裙一般都有着非常精致的绣工,比较常见的是让绣出的花色连城一条绕裙子的带,成为膝欄。明制袄裙有些上有精美的刺绣、织金或描金,特别是裙襕,称为襕裙。根据穿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膝欄的花色和用料也会不同。有些马面裙在膝欄的上方还会有另外一条更细的花色带,也有在裙的最底端加上一条底欄的情况。
图为:明华堂折枝牡丹暗花纱马面裙
马面裙因其精致的绣工,因此它的价格也比一般下裙贵。搭配马面裙的袄裙作为明朝公主的冠服,所以是比较正式的着装。
袄裙的起源与传播
袄裙在中国最迟见于魏晋南北朝,并传播至高句丽和日本飞鸟时代。
至宋朝时,不少女性以短褙子直接穿于抹胸外,南方天气较湿热,衣服下䙓并没有束进裙内,这种穿法实际上是衣掩裙。北方天气较冷,汉人女性就把交领襦下䙓放于裙外,这样穿法一直经过元代,并影响高丽女性服饰。
至明朝时成为女子着装的基本款式,藩属国朝鲜也依照明朝的袄裙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并演变成现代韩服常见的韩式袄裙样式。袄裙也传播至另一藩属国琉球国,是当地女性的一种服装。
以上就是汉服袄裙的介绍。对于汉服袄裙及袄裙的形制,你了解了吗?(后续将会推出马面裙的穿着讲解,有兴趣可以关注哦。)
图片来源:网络,本文仅供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袄裙
维基百科-袄裙
百度贴吧:【转载】明代女性服饰图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