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射箭“重回”中国校园 大学生穿汉服挽弓搭箭

特别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下架内容!

晚霞映红长空,层林点染碧草。几列穿着汉服的年轻人手持长弓,相互拱手致意,和着古典音乐的节拍,挽弓搭箭……

这不是古人射艺,而是近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的“2015全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邀请赛”的场面。历史悠久的传统射箭,在竞技体育“一统天下”的当下,峰回路转,“重回”中国校园,重新成为年轻人修养品德情操、倡导君子礼仪、追求体态与心志正直的载体。

在来自全国39所高校的244名选手中,21岁的羌族女生邱容一身红色汉服,英姿飒爽。两年多前,她从四川北川刚考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就加入了学校射艺协会。

“最开始是射箭老师帅气的外形吸引我,后来我渐渐感觉不同于单纯强身健体、争强好胜的竞技体育,传统射箭让我更注重内心修为以及身心平衡,从中明白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邱容说。

“你看,从射出的箭,就能看出射者的内心是波动还是平静。实际上,射者第一位的追求不是环数和名次,而是做一名正直的人,任何时候都要体态正直挺立、心志中正不偏。”邱容说。

文质彬彬的王曾颐,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今年初,学校开设传统射箭课并成立“观德射艺队”,他主动报名参加,一周五天,每天训练一小时。

“传统射箭远不是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们就不再单纯把弓箭作为狩猎、打仗的武器,而是看作文明教化的器械。传统射箭在形式上为竞技,内核却是精神道德的培养与文化礼仪的修习。”王曾颐谈起传统射箭颇为自豪。

这名20岁的大学生告诉新华社记者,接触传统射箭一年来的主要收获,并不是射箭技艺,而是从中了解了中国传统礼仪,与“谦虚、诚实、沉稳、专注、内省、进取”等美德靠得更近了,面对伤痛与困难的忍耐力与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传统射箭讲求‘心平体正’,我从中领悟到凡事都要认真付出并尽可能减少变量。以此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王曾颐说。

今年75岁的徐开才是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分会名誉主席。早在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上,徐开才就荣获男子射箭全能冠军,并曾打破两项射箭世界纪录。近20年来,徐开才一直致力于传统射箭运动的复兴,看到全国39所高校学习传统射箭的大学生云集上海,他高兴地称之为“传统回归”。

据徐开才介绍,中国有关传统射箭的正式比赛止于1957年,其背后原因正是那时引进了现代射箭运动,传统射箭在许多地方逐渐没落。

“传统射箭更注重过程,要求内外兼修,讲求‘射以观德’。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还是文化与哲学的载体,中国古人早已将其上升至锻炼品德修养的艺术层面。这个宝贝不能丢!”徐开才对新华社记者说。

在新著《射艺》一书中,徐开才强调,传统射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统弓射箭训练,不仅是体质和射箭技术的训练,更是心理品质和心理定向的训练。他认为,传统射箭“重回”校园并进一步推向社会,“并不是单纯为了培养未来的世界冠军,而在于提高全民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

34岁的张波博士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专门从事传统射箭的教学研究工作,并被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分会任命为《中国传统射箭段位制》制订工作负责人。他告诉新华社记者,在上海市教委新近发布的《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工作通知中,射艺(传统射箭)成为首选项目,并委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全市大中小学进行推广。最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又领全国高校之先,牵头成立了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射箭分会,并举办了全国射艺师资培训班。

“传统射箭深厚的人文底蕴正在重新被人们理解和重视。传统射箭‘重回’校园,与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大中小学生结缘,将会产生积极、持久的物质与精神力量。”张波说。

本文最后更新于2015-12-6,已超过 1 年没有更新,如果文章内容或图片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分享到:
加群

作者: ,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艺唐风-汉服社
原文地址: 《传统射箭“重回”中国校园 大学生穿汉服挽弓搭箭》 发布于2015-12-6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传统射箭“重回”中国校园 大学生穿汉服挽弓搭箭

欢迎进入艺唐风大家族

QQ扫一扫

传统射箭“重回”中国校园 大学生穿汉服挽弓搭箭

微信扫一扫

传统射箭“重回”中国校园 大学生穿汉服挽弓搭箭
我的足迹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