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汉服控女生”当了7年“古人”

特别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下架内容!

扬大“汉服控女生”当了7年“古人” 扬大“汉服控女生”当了7年“古人” 扬大“汉服控女生”当了7年“古人”

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有这样一位美女大学生:长发及腰、身着汉服、衣袂翩翩,恍若一位“古人”穿越到现实社会。行走在校园里总会引来周围同学们的讨论,但她却始终面色淡定,步履从容,每天坚持身着汉服。从初中起她就开始穿汉服,至今已经当了七年“古人”。这个女孩叫孙都璟,目前是扬州大学法学院大二学生。除了醉心汉服,孙都璟对作骈赋、弹古琴等传统文化也情有独钟,并有着不俗的水准。15日,记者采访了“汉服女生”孙都璟。

初二时对汉服一见倾心,将汉服当做生活便服

谈及与汉服的不解之缘,孙都璟告诉记者:“初二时与好友逛南京夫子庙一家汉服店,第一次见到汉服,一件件汉服宛若穿梭于千年历史间隙的仙子,一下子迷住我了。”本就酷爱传统文化的孙都璟,对此着了迷,一回到家,便开始搜集有关汉服的各种资料,了解其发展脉络、历史渊源。

因为母亲做过裁缝,孙都璟便一次又一次央求母亲给自己做一件汉服,拗不过女儿的一次次央求,母亲做的一套淡粉色曲裾深衣便成为孙都璟第一件汉服。起初,父母都以为女儿对汉服只是一时图个新鲜,但后来发现女儿每日都穿着汉服,还央求母亲尝试着做其它款式,这时才知道女儿对汉服已深深着迷。开明的父母没有对孙都璟这一爱好做过多的干预,而是尽最大努力去支持她。

经过多年的集攒,孙都璟已经有了20多件汉服,记者从她的衣柜看到,里面挂着各式各样的汉服。“在初高中,学校管得比较严格,上学都穿校服,自己只有趁着假期才能穿上自己心爱的衣服。到了大学自由宽松多了,汉服几乎是自己每天必穿的衣服。”谈及穿汉服的经历,孙都璟这么告诉记者:“要是你让我现在找出一件普通的衣服来,我还真得费些时间呢!”

很多人把汉服误认为“和服”,她开始宣传传统文化

据孙都璟介绍,刚开始穿汉服那会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困扰。“几年前,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汉服,有的人甚至把它误认成和服。”孙都璟说道:“身边还有一些人觉得我是作秀、标新立异,这让我感到很无奈。”

然而,这些困扰并没有阻挡孙都璟对汉服的喜爱。她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关于汉服的研习交流活动,结识了一些和她同样喜爱汉服的伙伴们,开始自愿为不了解汉服的人们做宣传、讲解。听了他们的介绍后,一些对汉服一知半解甚至误读误解的人,开始真正了解到汉服之美以及汉服文化的深邃。“刚开始不屑于谈论传统文化的人,因为我们的宣传,而重新审视祖先所创造的传统文化。”孙都璟告诉记者。

“现在,汉服已经被很多人慢慢接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穿汉服。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汉服及其中的文化会流传至每个人心中。”孙都璟对汉服的未来充满期待。

除了酷爱穿汉服,作骈赋、弹古琴也是她的“超级喜爱”

“一直酷爱传统文化,报考志愿时所选专业都与文化有关,曾希望用文字演绎历史的风云变化,但是阴差阳错没能成功。”说道这里,孙都璟的眉眼间飘过一缕淡淡的忧伤。不过,这并没有让孙都璟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每周她都会穿越半个扬州城到瘦西湖校区的文学院蹭课。

“一旦早晨没课,孙都璟都会跑到瘦西湖校区蹭课。因为两个校区横穿扬州城,来回一次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所以每次去蹭课她都要在凌晨六点不到便起身,准备笔记等蹭课工具。”孙都璟的舍友佘雨婷说道。

闲暇时间,孙都璟还会写一些历史散文和文学随笔,以锻炼自己的文学素养及历史宏观思维。据周边人介绍,孙都璟文笔相当不错,总是笔耕不辍,虽非科班出身,但她刚刚完成的两篇骈赋均获得了文学院教授的好评。

不仅如此,孙都璟对古琴也是情有独钟,年少时曾师从金陵古琴派非遗传承人刘正春老先生。在学琴的时间里,她的琴技突飞猛进,然而学到更多的是刘老先生的那一份坚忍的心性。孙都璟说:“刘老先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获得新生后,身体状况便每况愈下,这些没有让他放下对于古琴文化传承的坚持,依旧每日义务教授古琴长达8个小时,这一坚持便是六十多年,直至生命的尽头。”这些深深地影响着少年时的孙都璟,让她变得愈发坚强,变得自信而从容。

本文最后更新于2015-12-14,已超过 1 年没有更新,如果文章内容或图片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分享到:
加群

作者: ,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艺唐风-汉服社
原文地址: 《扬大“汉服控女生”当了7年“古人”》 发布于2015-12-1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扬大“汉服控女生”当了7年“古人”

欢迎进入艺唐风大家族

QQ扫一扫

扬大“汉服控女生”当了7年“古人”

微信扫一扫

扬大“汉服控女生”当了7年“古人”
我的足迹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