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需要指导思想吗?都有哪些类别?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是起源于一个同袍在一个公众号发表的文章。暂且不评价同袍的观点,只说我自己的想法。
要弄清汉服运动需要不需要指导思想,首先要看汉服运动是什么?其实,截止今天,很多运动发生在中国。常见的有读经运动、儒家复兴运动、民主宪政运动等。一个社会现象能称之为“运动”或者“革命”,必然是有其清晰地发展脉络和思想倾向的。比如读经运动,就明确的宣称经典的回归在今天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正向作用,通过读经可以扫除一切教育上的不足,从而达到教育之本质。
那么汉服运动是否也有类似的地方?这个问题很复杂,不像读经运动那样,有一个“教主”,和全国无数个思想整齐划一的“宣导员”。汉服运动在今天这个状态,更多的是一种民间的文化自觉。既然是自觉,那就在思想上千差万别了。生活经历不一样,教育背景不一样,对一个是事物的观察判断当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全国几十万同袍,几乎找不到可以称作汉服运动总指导思想的具有权威性质的著作和言论。诚然有很多汉服复兴老前辈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书籍等来诠释汉服运动,然而仍然不失为一家之言,缺乏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因此,概括汉服运动的性质,我们也只能说她是一场发自民间的文化复兴运动,人们源于对汉服的共同审美追求而走到一起。
那么,话说回来,一个运动没有明确的思想性,岂不是蒙头苍蝇吗?汉服运动,有没有思想性?当然有。笔者冒昧对全国汉服运动在思想领域进行简单的概括。
1、汉民族主义影响下的汉服运动。在这个范围内的汉服复兴同袍主要是从民族发展的角度考虑,认为汉服运动本质上是起源于一场对抗汉族民族虚无主义的救族运动。所以,在这个话语体系之下,汉服运动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运动。这一部分汉服同袍迫切希望汉族民族意识的觉醒,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实现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国际地位等方面的复兴。
民族这个词汇和实体,深受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现今中国,民族划分在斯大林民族思想的指导下,已经区分出了56个民族实体。每一个民族实体,在今天国际风云变换的背景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民族意识,这个民族意识已经无关乎文化了,民族自我认同的加强必然影响中华民族的一体性构建。而公民意识还很淡薄的中国,在民族倾斜性政策的驱使下,很容易出现民族隔阂。再加上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斗争,这种隔阂仍然具有历史延续性。而汉族在当代中国的不公平地位和一部分少数民族极端分子对汉族的挑战,导致一部分汉族人迅速形成民族主义思想,并走到一起协商对抗之策,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分支。比如激进主义特点i明显的“皇汉”主义,较为温和的如汉本位思想。
汉服运动最初便是持有这样思想的一部分仁人志士发起的。今年14周年,感觉汉服运动只有14年光景。而实际上,如果继续上溯,可以算到21世纪之初。2003年的首次汉服出行只不过是汉族民族主义者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而早在此之前,民族复兴的活动已经持续很久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寻找一个能够代表汉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加强认同感,于是乎汉服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汉服的现代概念也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
2、带有民族性,而淡化了民族主义思想的汉服运动。我们说,汉服运动发源于民族意识影响下的民族复兴运动,所以,汉服必然带有民族性。而这一部分同袍与“汉本位”同袍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需要继续坚持强烈的政治性。也即是说,汉服运动需要不需要不厌其烦地宣扬民族主义,来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
随着汉服运动的不断加深,人员不断加入,同袍队伍不断扩大。如前所说,后来者未必就对“前辈”们的思想买账。但是,这一部分同袍毕竟还是认可前辈们的努力和运动成果,只不过是加以扬弃罢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袍们希望继承过去的文化内涵并开拓之,民族文化的复兴必然会带动民族意识的觉醒,所以没必要过于纠结大家是否“根正苗红”。大家相信中华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汉服复兴者在复兴汉服的活动中,时刻需要关注的是自身修养是否“达标”,通过“成己成物”同样可以达到化民正俗的运动目的。
所以,这两种思想没有本质上的矛盾或者抵触,侧重点不同,希望达到的目标则是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十多年的运动中,双方有意识地把彼此的差异扩大化,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笔者通过走访可观察许多省份的同袍活动情况,发现,一个地方的同袍,因为无法搁置异见,而相互抵制。甚至把对方妖魔化,打口水战。这种情况在过去很常见,这也恰巧说明汉服运动由于思想意识的不成熟和年龄低端化,导致运动中相互阋墙于内,自毁长城。
中国有句老话,兄弟一笑泯恩仇。汉服运动中的争斗是很幼稚的,能够体会到团结的意义的同袍则会主动寻求和解,并消除分歧或者搁置争议。北京地区汉服同袍三大社团能够走到一起,意义已经很重大了。这个活动向全球的汉服同袍昭示了一个事实,同袍是可以求同存异,携手共进的。所以,大家可以再体会一下“汉服一生,同袍一世”的丰富内涵。提出这样一个口号的同袍太有才了!
3、单纯审美艺术层面的汉服研究活动,也就是传说中的“秀衣党”。这一部分人比较复杂,有自称同袍的,倾向于纯文化型的汉服研究活动,不掺杂任何的民族性;有拒绝同袍称谓的,认为汉服仅仅是一种文化要素,对汉服的新概念提出质疑和否定,单纯地从衣服的角度去审视这个文化要素。
第一种同袍作为文化研究者,往往会求诸原始的考古资料,做了大量的复原性工作,也给同袍们汉服复兴带来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第二种同袍则走向了另一面,印象中的汉服与古装没有区分。笼统地说,这些人是最晚受到汉服运动影响的人,他们内心已经沉淀的文化意识先入为主地覆盖到了汉服身上。而由于文化意识的复杂性,导致汉服的制作和解释有时候会偏离汉服的本来意义。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不免会添加“私货”,个人主义推波助澜,继续造就更多的新事物。加之汉服本来就是同袍有目的的创造,后来者拿去“改装”,也是必然的。许多同袍坚持汉服的现代生活上的使用价值,并结合其原有的文化爱好,往往会制作出更为新潮的衣服,附加于各种文化活动中。比如穿古装祭祀,射箭时候穿交领连衣裙,穿着交领布扣衣服喝茶,不一而足。
即便如此,这三种群体也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比如都喜爱传统文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