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山川叠嶂,万千气象,孕一脉子孙炎黄;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
墨明棋妙原创音乐的一曲《礼仪之邦》唱彻大江南北,每一句都是对中华文明的真切理解与挚爱。而汉服则是代表了我们民族文明的一面旗帜,是沉重的文化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努力去认识它、理解它,把前人传留给我们今人的宝贵文化遗产视若拱璧、爱如珍宝,小心护持,不断地发扬光大,以便使我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男士汉服的形制都有哪些!
1公服
公服是古代官员官服的一种,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一种汉服,服色有紫、朱、绿、青四等,圆领、右衽,用丝绸制作。宫廷乐舞中舞生也会穿着公服,颜色等差则不明显。
唐太宗贞观四年定三品以上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一至五品官公服,以单衣、白裙襦、革带、假带、方心、纷、鞶佩和乌皮履等组成;六品以下,则不用纷、鞶是“从省”,和朝服相比,也无非是省去了蔽膝、佩绶佩剑等物。
公服的用途有:用于早晚朝奏事、侍班、谢恩、见辞等,以后改为常朝时穿便服,只在初一、十五朝参时穿公服;用于婚礼婚服,唐宋制度,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中日韩都延续了唐宋传统。
2儒服
儒服是中国古代儒士所穿的服饰,峨冠博带,风度翩翩。《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讲儒家或者儒学,是阴阳灾异的一派人;墨子指儒“富人有丧,乃大喜曰:‘此衣食之端也!’”指操办红白喜丧事的人;
历史学家冯友兰说,“儒家与儒两名,并不是同一的意义,儒指以教书和相礼等为职业之一种人;儒家指先秦诸子中的一个学派,儒为儒家所自出,儒家之人或亦仍操儒之职业,但两者不是一回事”而儒服大多指凡这几类人的独特服装。
3飞鱼服
飞鱼服是明代锦衣卫的官服,明代国家织造局,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专织一种飞鱼形衣料,系作不成形龙样,有一定品级才许穿着,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赐,才能穿,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赐服。如正德十三年曾赐一品官斗牛,二品官飞鱼服色。
据《明史》记载,飞鱼服在弘治年间时一般官民都不准穿着。即使公、侯、伯等违例奏请,也要”治以重罪”。后来明朝规定,二品大臣才可以穿着飞鱼服,景泰、正德年以后,在品官制服之外赏赐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斗牛服等级次于飞鱼服。
无论是麒麟服还是飞鱼服,都是明代的官服,只是因为颜色、花纹、品级不同,而冠以不同的身份,其服装形制都是一样的。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飞鱼有鱼鳍,斗牛有牛角,麒麟有牛蹄。
4蟒服
蟒服是皇帝赐予有功文武大臣及属国国王,部落首领的赐服。以衣身饰蟒纹而称为蟒服或蟒袍、蟒衣。
5斗牛服
斗牛服是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6麒麟服
麒麟服是为官吏的朝服。其服装所绣纹样,除胸前、后背两组之外,还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横条)。另在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制成的宽边,当时称“摆”。
7贴里
贴里,又名帖里、贴裹,类似深衣,即上衣下裳,是明朝出现的一种腋下系带的袍,通常穿在圆领、褡护之下。贴里不但是明代内官常用款式,也为外廷官员常用(上至飞鱼服、下至军服)。
据记载,李氏朝鲜的军服就是贴里演变而成的。另外,在明代的士庶群体中,贴里也广泛作为常服。明代士人通常将贴里穿在袍内或褡护之下,贴里的褶子能使袍身宽大的下摆略向外张,显得端庄稳重。贴里根据其形制还可分为大褶、顺褶、旋褶等。还有一种三襕贴里,明代钦赏显贵内臣的一种服饰之名。明代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自逆 贤 ( 魏忠贤 )擅政,改蟒贴里,膝襴之下,又加一襴,名曰三襴贴里,最贵近者方蒙钦赏服之。”
8深衣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汉族的服装来推广,作为汉族文化的代表。
深衣男女均可穿着,广义者如流行于先秦至汉代的绕襟袍又称曲裾深衣,直裾袍又称直裾深衣,王后六服,后妃、贵族妇女礼服,翟衣、鞠衣、花钗礼衣、钿钗礼衣等。狭义者专指宋代至明代参照古籍记载描述而设计的深衣,作为百官、士人及布衣百姓的常礼服、祭服而在清代剃发易服之前广为流传。
9裋褐
裋褐[shù hè],又称短褐、短打、竖褐。这里的“短”不是长短的意思。“短”“竖”“ 裋”三字同音,都读作“shù”。“短”通“ 裋”,“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通裁的上衣。“竖”也有童仆之意,因此“竖褐”也称童仆之服;“褐”是麻料、兽毛编织物。
所以,短褐的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短褐亦引申为贫苦人、仆役的劳作装、便服(包括了上衣下裤)。或指地位卑下的人。到清末,短褐在小说、戏曲中称短打。短褐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现在很多汉服同袍将短衣(短衫、短袄)叫做裋褐,其实是很不对的叫法,短打为清叫法,指短衣,并非裋褐,与汉服无关。
10中衣
中衣,是汉服的衬衣,起搭配和衬托作用。 又称里衣、中襌、中单、襌衣,是穿汉服必备的基本衣物,穿礼服、圆领衫时里面一定要加中衣。中衣的面料一般是纯棉、棉麻、雪纺、单色缎。同时,中衣在色彩上的搭配也有讲究的,基本为白色,酷一点可选用黑色。男孩在穿圆领衫时,最好还是穿白色的中衣。女孩子搭配襦裙可选择有色面料(如翠绿色、嫩黄色、桃红色、紫灰色等等);礼服则用可选用大红色。
11氅衣
氅衣[chǎng],汉服形制款式之一,也包含鹤氅、大氅,大氅是由鹤氅演变而来,氅衣与褙子是汉服的两类罩衣。鹤氅两袖下多不缝合,整体形象象个对折的长方布料,在折点中间开道缝。多用羽毛,衣服秀鹤型,寓意羽鹤登仙。大氅是鹤氅扩展的类别,不缝袖形,两袖缝合如女子大袖衫类皆归于此。
12圆领袍
圆领袍(又称盘领袍、团领袍)(唐太宗所穿),是常见的汉服形制款式之一,圆领袍是圆领子的窄袖袍,是汉族在隋唐之后形成的全民服装。曲领的外衣.也称曲领。圆领袍上加上不同图案即可区分身份、功用等:例如圆领袍加上龙纹即成为衮龙袍,公服也是圆领袍制。
明代、朝鲜王朝、越南后黎朝至阮朝时官员常服及琉球国官员于册封典礼时所穿的圆领袍加上补子,即补服。圆领袍最初为直袖或者箭袖,并且作为常服穿着。到了宋明,则发展成为了礼服,官员也穿着较多。形制也发展成了大袖,并有朴子或者各种莽、麒麟等纹样。
13襕衫
襕衫[lán shān]是汉服形制款式之一,始现于唐,兴于宋明,古时多为士人所服,因其于衫下施横襕为裳,故称“襕衫”,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人长衫,多为宋明时期学子所穿着。
《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随着汉服复兴的发展,襕衫在现代,一般用于男子成人礼等场合,同时,一些中国式学位服设计者认为,相对于其他款式,襕衫更适合作为中国式学位服。
14道袍
道袍是一种源自中国明代的成年男子服饰,汉服形制款式之一,后来传至朝鲜和越南,是儒生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以作为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道袍交领右衽,两侧开衩,接有暗摆,以系带系结,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袖为宽大的琵琶袖。穿着时可配丝縧、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中国的道袍至清代剃发易服后消失,至近年有人发起汉服复兴运动才重现。朝鲜王朝后期的道袍系带变宽,并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系结。
15直裰
直裰[zhí duō ]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服饰。据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掇。”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只有男士穿。
直裰的特征:两宋时期的直裰是斜襟大袖,四周镶黑边;元明时期的直裰只有领子有边缘,其余部分没有,部分明制直裰有护领;衣长过膝,明制有具体规定;交领长衣,不必加摆(加内摆叫道袍,加外摆叫直身);两宋时期的直裰不开衩,元明时期两侧开衩(道袍打褶子,直裰不用打褶子);是后背有一条直通到底的中缝,前襟上也有一条中缝(这是基本裁剪规则);系扎的腰带络穗、丝绦;袖子的形状为宋直袖,明琵琶袖,也有直袖,方袖,一般收袪,也有不收的;明朝中後期领子一边直一边斜,其他时候两边皆斜。一般来说,不对称交领用於宽领。
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