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杨贵妃的妆容,乍眼观之,似乎跟我们现代女性的妆容相差无几,细看还是有些特别之处的——眉毛是青黑色的。
据《西京杂记》记载,三国时曹操曾令宫人画青黛眉,形细长而色淡,直至唐、宋时还很流行。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中写:“青黛点眉眉细长,天宝末年时世妆。”电影中贵妃的眉色或许还比较符合历史。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眉式造型最为丰富的时期。
初唐女子偏爱柳叶眉、月眉,形如一轮新月。
唐高宗、武则天时代,开始流行阔眉,崇尚长、阔、浓,画于面部非常醒目,阔眉的形状和画法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
盛唐时期(即杨贵妃所处的时期)流行的眉妆有蛾眉、远山眉、青黛眉等,比起阔眉来细且淡。
中唐至晚唐时期,还出现了八字眉、啼眉、桂叶眉等眉式。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绢画之中就有此种眉妆女子的形象。
图中仕女画的眉式为“蛾眉”,如飞蛾的翅膀
染眉材料:
古人将画眉用的材料称为“黛”,是一种矿石,用时需放在专门的黛砚上磨碾成粉,再加水调和,涂到眉毛上。(有点像写书法,有木有~)
有一种螺子黛,是隋唐时代贵族妇女的画眉材料,据说产于波斯,用时无需研磨,直接蘸水画眉即可,有现代眉笔的感觉了。
唐颜师古所著的《隋遗录》卷上道:“(吴)绛仙善画长蛾眉,……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
化妆顺序:
唐朝女子的化妆次序一般为:一敷铅粉,二抹胭脂,三画黛眉,四贴花钿,五点画靥,六描斜红,七涂唇脂。
1、敷铅粉
铅粉的作用就和现在的粉底液差不多,是在开始化妆之前擦的一种粉。
唐代女子喜欢用很厚的铅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以此为美,古称铅华,“洗尽铅华”就是这么来的。(注意,现代科学证明,铅是有毒物质啊,可惜古人不知道)
2、抹胭脂
胭脂又称“ 燕支”、“ 焉支”,产于西域, 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红兰花的野生植物, 盛产于匈奴地区的焉支山。
唐朝诗人王建有诗曰:“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
《开元天宝遗事》里写到杨贵妃冬天奉招去宫中,临走与父母告别,流下的泪冻成了红色的冰珠,还有一次写她夏天太热,用手帕擦汗,擦完的手帕都被染红了。
3、花钿
跳过画眉的步骤来说说花钿——花钿主要为一种额饰,其丰富的颜色由制作的材料来决定,如金箔为金色、黑光纸为玄色 , 鱼腮骨为白色等,也有按图案需求来染色的。
黏附花钿的胶水为呵胶,呵胶产于北方,相传由鱼鳔制成 , 黏性极佳 , 可用来胶合羽箭。卸妆时用热水一敷 , 便可掀下花钿。
4、面靥
面靥,指的是用胭脂在面部点上两颗黄豆般的小圆点,一般位于酒窝处,也称妆靥。
在脸面妆以红点的妆饰方法在汉代已有记载,叫作“的”。
《释名》:"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名于第录也。"
在脸面妆以红点的妆饰方法在汉代已有记载,叫作“的”。
看来面靥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 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时,就在脸上点上小点,女史见了,即不列名,后被传到民间 , 逐渐流行为一种妆饰。
面靥除了用胭脂点染外, 也有同花钿那样, 用金箔、翠羽等物粘附而成的。盛唐往后 , 面靥式样也增多了: 有的形如钱币 , 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 , 称为“杏靥”;在本来面靥的四周再饰以各类花草的,称为“花靥”。
有女子把各种花钿贴满面颊,如晚唐诗人欧阳炯《女冠子》词中所写:“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5、斜红
女子太阳穴侧,红色的新月形装饰,即为斜红。
从唐朝坟墓群里发掘出来的女俑 , 脸常绘有两道红色的新月形妆饰 , 有的还被描绘成残缺状 , 远远看去 , 像白皙的脸上平增了两道伤疤。
6、涂唇脂
涂唇脂即现在的涂口红,唐代人发明了很多种染色的唇脂。涂的时候,要先用白色打覆盖原来的唇色,再用唇脂在嘴唇正中画出喜欢的唇形。
唐人崇尚“樱桃小口一点点”,发明了一整套唇妆,如圆形、心形等,其中最风靡的要数樱桃形和花朵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看来唐朝女子化妆的步骤之多也不亚于现代,甚至有的步骤更为繁杂琐碎,如果大荧幕纯粹还原唐妆的话,估计今天的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还是欣赏电影中演绎的唐代美人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