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用于按传统工艺所制古琴(非化学漆琴)。传统工艺所制古琴属于工艺复杂的手工乐器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和漆胎工艺,相比很多乐器而言要更结实耐用。北京故宫内保存有唐宋元明清古琴实物四十余张,还在一些传世古代琴保存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手里。】
古琴制作工艺成熟于唐代,现存唐代古琴有近二十张,当代收藏家何作如先生所藏唐琴“九霄环佩”,为盛唐开元年间四川制琴名家雷威制作,在公元756年(公元8世纪)被用于唐玄宗第三子继位大典。这张琴声音温劲松透,苍古龙吟,至今仍能用于实际演奏,距今已1250余年。相比之下:古筝尚未发现较完整的能用于实际演奏的古代实物。国外的小提琴,至今还能演奏的实物最早为公元16世纪所制,距今不过几百年,结构已较为脆弱。历史传世实物证明,一张严格按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如保养得当,可使用达千年以上,代代相传,其使用寿命和历史价值令国内外很多木质弦乐器望尘莫及。
那么新购古琴应如何保养,首先应参“古琴形制图”,熟悉岳山、承露、龙龈、琴轸、绒扣(拴在琴轸上拉住弦的绒绳)、雁足……等古琴各处部位名称。
一、 琴弦的保养
古琴弦主要分为尼龙包金属弦和丝弦两种,这里主要说一下尼龙包金属弦的保养,这种弦内部是金属、外皮缠绕包裹尼龙,可以承受指甲的摩擦,质量较好的尼龙金属弦手感润滑。注意不要让硬物、尖锐的、粗糙的物体刮到琴弦,尼龙皮一旦刮破就可能脱丝,整根弦很可能就废了。家里有孩子、宠物的,要特别注意不要让他(它)们碰到琴弦。有些品牌的尼龙金属弦,比如质量上乘、相对较贵的“上音”琴弦,较粗的一弦、二弦,因其内部有铜合金,颜色很快会变为一种微红色,开始可能是间杂、慢慢就整根发红,而较细的弦则不发红,这属正常现象。有时琴弦怎么也拧不到标准音高,绒扣已拧成很紧的麻花状没有余量,琴弦最右边的“蝇头”已经被拉至岳山右侧以外了,这时就要重新上弦。
二、漆面的保养
传统工艺制琴采用的多是用大漆鹿角霜按比例混合做灰胎,灰胎分层干燥打磨,然后整体还要经过数月至一年达到一定程度干燥,最外面再做面漆,古称“擦光法”,以达到一种温润的光泽效果(不同于化学漆的贼亮)。通过了解历代古琴传世实物可知,古琴的面漆尤其是弦路底下的部分,由于经常来回按音或掉落磕碰,磨损是很常见的,所以很多古代琴的面漆都有修补痕迹,更有的琴经历代修补到如今琴的整体颜色都改变了。所以对于古琴漆面的保养也要重视,要防止灰尘、曝晒、吹风、水淋、骤冷骤热、硬物刮蹭,不要靠暖气太近。小灰粒无孔不入,有些看不见的灰粒会藏在琴弦底部,按弦弹琴时它们就会夹在弦与面板之间产生摩擦从而对面漆造成磨损,所以在弹琴前,要用软布,擦拭琴面,尤其是琴弦底部。练琴比较多时,琴面弦路下的面漆在按弦走音较多的地方可能产生漆面磨损,露出底下的灰胎,也属正常现象,不影响弹奏的情况下不必管它,等以后磨损的地方多一些、常弹的部位底下都有了,已影响美观,这时可联系斫琴师拿到琴坊一并修复,重做一遍面漆即可。
三、古琴的室内摆放
制作合格的新制古琴,它的拱形结构和强度完全可以长期承受琴弦拉力,不松弦的情况下平放几十年也不会出现塌腰变形现象,平时放于琴桌上即可。主要是要防止落灰、防止直晒阳光、不要放在靠近散热器的地方,要避免湿度和温度的骤变。如果有条件,在墙上固定有软包或木质包裹的钉子,算好距离,挂琴于墙上,则古琴的受力会更加合理。如长期不弹琴弦
四、清洁注意
清洁不要使用含有溶剂的去污、增光产品来清洁古琴,比如"碧丽珠",虽一时光亮但长期使用会有化学成份渗入漆胎。最好用柔软干净的无妨布或眼镜布沾点纯净水每天将琴面上的手汗印与细小的灰尘擦拭干净。切忌用粗糙的布使劲擦,那样极易将琴面漆磨损,也会使琴弦脱丝。
五、古琴的携带
古琴一般都配有琴囊,有的琴还配有硬质琴盒,短途携带装入琴囊即 可,抱琴时应琴头朝上,琴尾朝下,注意保护琴轸、琴弦不要受到磕碰。长途旅行应将琴先装入软质琴囊,再装入硬质有缓冲层的专用琴盒。如果坐飞机,有的航班允许直接放在座位上的行李架,有的航班则要求走飞机底仓托运,托运的琴应将弦适当放松,配套琴盒琴是正好卡在盒内的,非配套琴盒要将空隙全部用软布塞紧。古琴不要放在受日晒的汽车内,秋冬季节更不能放在汽车里过夜。古琴最忌在秋冬干燥季节,坐飞机直接从湿润的南方带到北方,如不得已,则要请教老师,可以采用特殊防护措施,防止琴体因突然干燥而变形开裂。而北方琴带到南方,一般没什么问题,我国南方地区很多古琴爱好者经常从北方知名斫琴师处订琴,未见明显的气候影响。而南方制作的琴到北方,很容易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琴材的特性是怕干,空气湿润则更适宜乐器保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