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特别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下架内容!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当看到56个民族在天安门前的合影时,你想过汉族小姑娘穿的是什么吗?

你知道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什么,你脑海中能马上出现汉服的具体样子么?

作为一个汉族人,你知道自己民族服装的标准制式是什么吗?

恐怕大多数人面对这三个问题都不能流利答出吧,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令人尴尬的情况出现的呢?下面我就从汉服面临的现状、汉服的历史与消亡,汉服的基本制式与特点,汉服与和服及韩服的区别,汉服与审美,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等方面一一论述。

一、汉服面临的现状

从2002年到2003年,网络上最早出现了专门讨论汉服的大汉民族论坛和汉网,于是乎,汉服复兴由社会呼吁转入网络酝酿阶段,随后一名郑州的普通电力工 人王乐天身着汉服上街的“义举”,伴随着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张从兴对此的一篇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揭开了这场社会文化复兴运动的序幕。

在2002至2012这十年间,汉民族主义先是渐渐脱离了单纯的悲情宣泄,并逐步构筑起相关的理论体系,为汉服打上了民族主义的烙印,因此汉服运动早期主 要认为它是民族身份的表达符号。但这种在扭曲了的历史观背景下的自我陶醉,带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在后来在各种抨击中慢慢转化,开始重视文化内涵,随后,反 对民族主义诉求的文化论者逐渐形成了新的流派。但意图从中华传统精神出发开辟汉服复兴新路的文化论者,却又走入另一个极端,即重视汉服的文化内涵但却倾向 于否定汉服的否定汉族的血统性,这些人把汉族人定义为单纯的文化汉族,而民族应该是血统和文化的共同体。此外,在鱼龙混杂的汉服群体还出现了着重强调汉服 之美的重要旁支,他们对民族性的重视不如民族主义者,对文化内涵的重视不如文化论者,主要以在活动中展示汉服的美感为主,理论上则强调以耳濡目染的认知建 立族人对中华传统精神的认同。

但在近几年,汉服复兴似乎走入了瓶颈。当汉服复兴者身着汉服走上街头而被投以怪异的目光,当他们的汉服无数次被误认为韩服或和服,并被用日语搭讪用韩语问 好时,他们的心情是气愤而又惊诧,为什么身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却还要为自己的国籍辩护?伤心之余,热心又起,这些复兴者热情地去向别人解释,这是汉服, 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服装,传自秦汉,盛于唐宋,灭于满清剃发易服。但他们很快却又发现,一己之力无以撼动时间,无能改变现状,就算别人知道这是汉服,内心的 想法也不过是“原来如此”一句话而已。不被人理解的问题尚可待时间来慢慢解决,可是鱼龙混杂的汉服群体内部也让真正的汉服复兴者颇为心寒。复古派、拍照 派、改良派、cos派、囧粉派,无数的群体站出来苦口婆心地诉说自己的坚持,指出别人的不对,这种劝说慢慢演变成互相的攻击和谩骂。但各有坚持毕竟是选择 不同,偏还有一些人打着汉服复兴的旗号,在镜头前穿着所谓“传统民族服饰”去扮演某某影视剧或漫画中的人物,一边对cos圈的朋友说这是传统汉服做的 cos,一边对汉服同袍说这是在cos谁谁谁,这种混淆视听歪曲事实、搔首弄姿之态实在是为人所不耻。

现在的汉服复兴者大概主要有三个层次:一类人主要以汉服展示为主,仅仅追求汉服单纯的美感,多以娱乐为主,一类人把汉服运动比作西方的文艺复兴,努力通过 汉服找回更多的汉家文化要素,找回汉礼、汉家节日、汉家宗教等诸多文化要素,但眼界往往局限于文化,视政治如猛虎,对民族概念很模糊或是采取回避态度。一 类人把汉服运动定义为汉族复兴的先声,是兴汉救族运动的开端,文化复兴是为了民族复兴,具有强烈的民族危机感,故多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并不回避民族概 念,后两者乃兴汉界之支柱,第三者则更有潜力。倘若汉服群体中仅剩的那部分复兴者是团结而又专心的致力于汉服的复兴,那么汉服的前途也不至于让人如此无 望。可是偏偏现在的汉服,在大多数“同袍”的生活中充其量不过是漫展同人展的穿戴,除外拍照的玩乐,只是和作秀一样的得瑟而已。这样的汉服非但无用,反而 是对钱财与社会资源的浪费。

那么汉服,究竟将何去何从?是在真真假假的复兴者手中苦苦挣扎,还是索性沦为一种简单粗鄙的娱乐工具?下面让我们从汉服的历史与消亡谈起,汉服复兴在当代,到底是哗众取宠,还是任重道远。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二、汉服的历史与消亡

汉服,又称汉衣冠,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 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 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字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 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那么,从先秦到明末,汉服经历的怎样的演变,又是如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一)汉服的历史演进

1.夏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初步确定,以“交领、右衽、系带”为基本特征,以“上衣下裳”为基本的式样。根据出土的文物可知,当时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 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古人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 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2.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的汉服样式总体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仍是没有纽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深衣在这一时期出现,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 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而“钩边”是形容衣襟的样式。续衽钩边改变了过 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状,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3.秦汉时期

这个时期的服装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男女均可穿着。此外,襦裙开始出现,不过一般上襦短至腰间,而裙子下垂至地。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衣服与先前相比较为宽大,女子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而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 摆宽松。男子多穿大袖翩翩的衫子。受北方鲜卑等族的影响,上衣下裤形式的裤褶一度盛行,但南朝仍习用上衣下裙的传统形制。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 女子仍有穿着。

5.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从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圆领衫、袍成为唐代男子主要的服装形式。当时的官吏除穿圆领 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襦裙是隋唐 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 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

6.宋明时期

到了宋代,汉族男子服饰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而明朝政府采取了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治国方针,对整顿和恢复礼仪极其重视,并根 据汉族传统重新规定了服饰制度,例如朱子深衣。此外,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此时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除了一直流传的衫、 袄及裙子外,半臂在宋代盛行。到了明代,衣在裙外的袄裙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此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

(二)汉服的消亡

公元1644年10月1日,清顺治帝在北京登基,宣布满清帝国建立。为保持满族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来自关外的满族统治者用暴力手段强迫全国汉族人改剃满族发型、服饰,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士人的民族精神。

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颁发了“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这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 发,留发不留头”。汉族自古就非常重视衣冠,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因此清军的剃发令遭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抵抗,灾难由此开始。仅 有十万人的江阴城,八十一天后仅五十三人幸存;而小城嘉定,居然被屠杀三遍之多(史称“嘉定三屠”);让诗人杜牧“十年一觉”的美丽扬州,被屠城持续十天 (史称“扬州十日”),据记载,当时仅是可被收敛的尸体就超过八十万具……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以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而告终。这些来自 关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以牺牲当时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口为代价,将汉服送进了坟墓。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0-1-12,已超过 1 年没有更新,如果文章内容或图片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分享到:
加群

作者: ,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艺唐风-汉服社
原文地址: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发布于2020-1-12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欢迎进入艺唐风大家族

QQ扫一扫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微信扫一扫

浅谈汉服复兴与传统文化及审美
我的足迹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