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点半,多位身穿汉服的姑娘在南屏街马家大院进行“斗巧”
农历七月七,是中国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的“情人节”。表白、约会、惊喜似乎已经成为七夕的标配。而传统文化中,每逢七夕有“斗巧”、祭祀(织女星)的习俗。昨晚8点半,200多位姑娘身穿汉服,斗巧祭祀,在南屏街马家大院度过了一个特别的七夕。
祭祀仪式 三次献礼 围观市民看得屏息凝神
昨晚,到马家大院观看“斗巧”和祭祀的市民络绎不绝,现场人满为患,工作人员不得不将“超员”的市民“拒之门外”。
“非常喜欢以这种古朴的形式过七夕,每年我们都会关注汉服协会的斗巧活动。”马明背着相机,表示自己6点左右就已经在现场等着。马明知道观看七夕的市民很多,所以这两年都是早早前往现在,怕晚了挤不进去。
8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在几个汉服女子才艺表演之后,200多位身穿汉服的姑娘提着红灯笼。跟着前面端着五子、五谷、瓜果、米酒等祭品的十几位姑娘一同进行祭拜。柳眉凤眼、罗裙轻落,姑娘们依次进行了三次献礼,围观的市民屏息凝神,与姑娘们一同沉浸于仪式中。
“斗巧”大会 穿针浮针绣香包 巧手姑娘显身手
最后进行的“斗巧”大会,其主要分为穿针、浮针、绣香包三项。看似简单,可今年的还真不简单。就穿针一项而言——比赛主办方别出心裁,让参赛者在莲藕上插上七根针,用一根七彩线穿过七个针眼,速度最快者为胜。
“现在的女孩子多数都不会这些手工,这个活动形式真好,明年还让女儿参加。”杨女士介绍,女儿今年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本以为没什么意思。不想收获了惊喜,女儿杨丹则笑言,这是自己18年来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七夕,不仅有意思,还能学到很多知识。
乞巧、斗巧活动已经成为近几年云南汉服文化协会的年度活动。每年参加的姑娘有初中生、高中生,还有大学生。汉服协会会长刘丹表示,活动自开办以来,受到了市民的认可,今后还会延续下去。
斗巧是七夕期间的一种竞赛性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 。女孩子们比赛穿针引线、 蒸巧饽饽、烙巧果子、做巧芽汤 , 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做装饰品等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