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快报网记者第三次来到张骞纪念馆。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纪念馆来了几个穿汉服的小学生。他们不仅为游客翩翩起舞,而且还当起了纪念馆的讲解员,其突出表现并获得大家的一致点赞。参天古树掩映下的张骞纪念馆,显得幽静而肃穆。那些身着汉服的小朋友门,俨然成了纪念馆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与之合影留念。
张骞(约公元前175—公元前114年),陕西城固县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军事家。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代表中国与西亚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创了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与世界文明历史交融碰撞的新时代。通过这条路,张骞将葡萄、黄瓜、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作物从西域诸国引进中原。数千年间,这条古道上,商贾云集,驼铃声声,源源不断的把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丝绸、陶瓷和茶叶输向中亚、西亚、非洲、欧洲乃至世界。张骞也因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被誉为汉代卓越的探险家、外交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和“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张骞逝世后,归葬故里(今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处饶家营村)。张骞墓座北向南,呈覆斗型,四周古柏葱郁,墓前有碑碣四通、汉代“石虎”二尊,周边古柏参天,有汉代石碑等遗存。1983年5月,依托张骞墓成立了“张骞墓文物管理所”,1990年更名为“张骞纪念馆”。馆内建筑飞檐凌角,气势雄伟,为典型的汉代风格。
张骞的一生伟大而充满传奇色彩。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作为丝绸之路的灵魂,张骞在“经济、政治、文化、智慧、外交、军事”等六个方面的卓越功绩被世人称颂。2006年,张骞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4月,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单。历时八年的艰苦申遗征程,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张骞墓正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陕南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城固作为张骞的出生地、归葬地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前来拜谒凭吊。
在张骞纪念馆门口一侧,陈列着有关张骞文化园的规划展板。据了解,张骞文化园项目距离城固中心城区约1.5公里,规划总面积5331亩,总投资64.98万元。该项目以打造“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旅游小市镇为总体定位,以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以文化合作项目为引擎,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城市商务为支撑,以丝绸之路沿线民俗风情、地形地貌、特色建筑、特色餐饮、重大事件为题材,按照“一核、一轴、五片区”的空间布局,通过实施世界遗产观光区、国际文化融合体验区、探索世界游乐区、农业文明交流区、文化创意产业区以及张骞文化景观轴等重点建设项目,将其建成集旅游、文化、农业、商贸、城市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旅游新市镇。在不久的将来,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必将成为城固新的经济增长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