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回归传统 盐城50余名“同袍”着汉服乞巧

特别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下架内容!

拜织女、祭魁星、斗巧、分食巧果……昨天,在盐渎公园,盐城50多名汉服爱好者集体“穿越”,拜香祭酒重现中国古代七夕的各种精彩活动场景,带着市民重温七夕节传统含义和习俗,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夕节回归传统 盐城50余名“同袍”着汉服乞巧 汉服少女们演绎《盛唐夜唱交谊舞》

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在古代就是以乞巧为意,顾名思义,以乞巧为主,又称女儿节。真正意义上的七夕节,是有很多传统习俗的,七夕节这一天,女子会穿上新衣裳,打扮漂亮,在长辈的带领下乞巧。乞巧的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在昨天的活动中,盐城的汉服爱好者就按古风,复原旧时七夕场景,例如女拜织女、男祭魁星、斗巧、分食巧果等,一起过了一个传统原汁原味的中国七夕节。

七夕节回归传统 盐城50余名“同袍”着汉服乞巧 拜织女是古代女子过七夕的重要环节

“现在七夕这个最富有浪漫气息的传统节日被过成了情人节,事实上是扭曲了七夕原本的浪漫。”盐城天涯海角汉服学会负责人陈葳睿告诉盐城晚报记者,七夕节的最大寓意就在于让少女更加的心灵手巧,比现在的三八妇女节更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社会意义、浪漫主义情怀。七夕最好的象征物是针、红线、莲藕和荷花。一个穿着传统服饰汉服,参加传统的民俗活动,有祭祀织女,有斗巧会,有拉红线的七夕,才是传统原汁原味的中国七夕节。

“我们汉服‘同袍’身穿传统汉服,展示传统习俗,本质的意义就在于让大众知道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如此的丰富多彩。”陈葳睿说,盐城的汉服爱好者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参与七夕节汉服活动。

陈葳睿说,衣冠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穿汉服只是同袍们致敬传统的表达方式之一,很多“同袍”都希望通过汉服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市“同袍”是一个越来越活跃、越来越被大众认可的群体,盐城本地市民中,“同袍”(汉服爱好者)有500人左右,加上学校社团中的外地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

本文最后更新于2017-8-28,已超过 1 年没有更新,如果文章内容或图片资源失效,请留言反馈,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分享到:
加群

作者: ,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艺唐风-汉服社
原文地址: 《七夕节回归传统 盐城50余名“同袍”着汉服乞巧》 发布于2017-8-2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七夕节回归传统 盐城50余名“同袍”着汉服乞巧

欢迎进入艺唐风大家族

QQ扫一扫

七夕节回归传统 盐城50余名“同袍”着汉服乞巧

微信扫一扫

七夕节回归传统 盐城50余名“同袍”着汉服乞巧
我的足迹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