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男装一方面取意于传统华夏礼制概念,继承中原地区农耕文明传统的汉式冠冕衣裳,另一方面又采纳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特点,接受西域胡族影响,造就了有唐一代各式各样的“风骚”男装。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
敦煌莫高窟220窟唐贞观时期壁画维摩诘说法图身穿冕服的唐代帝王像。
唐代男子礼服系统,沿袭自周代以来即已定型的上衣下裳的形式。其形象如敦煌莫高窟220窟唐贞观时期壁画维摩诘说法图中身穿冕服的唐代帝王和群臣像。
这种交领右衽大袖的形式原本属于中原农耕服饰文化类别,是统治阶级出席正式礼仪场合的服装。交领右衽是汉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和明显标志。其外观为左襟在上压住右襟,使左右两衣领形成交叉状,其外观如y。
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至少在东汉前,特别是春秋到秦汉时期,中原文化是以右为上的,就是尊右卑左。
比如,把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为“右族”或“右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立了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大动肝火,“不忍为之下”,于是频频找茬和蔺相如打架。但蔺相如很大度,最后感动了廉颇,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至唐上元元年,高宗“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旧唐书•高宗纪》)。
九品职官服色各异,清楚地显示出穿者的身份等级、品序大小。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和《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紫袍新秘监,白首旧书生”的诗词中,也表露了这种由政治地位变化而反映于服色变化的情况,以及由此带来诗人黯然无奈的心境。
自从“品色服”制度实施后,“青红皂白”便成为了官服和民服用色的界限分野。唐代由于黄色成为帝王之色,紫、绯及香色又为达官贵人服饰所用,因此,这类颜色被封建统治者列为贵色而禁止平民使用。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2001年甘肃省庆城县赵子沟村穆泰墓出土,庆城县博物馆藏。
唐代三彩武官俑咸阳市礼泉县李勣墓
甘肃省庆城县赵子沟村穆泰墓和咸阳市礼泉县李勣墓出土彩绘三彩武官俑头上都戴着唐代武弁。
这是一种源自战国鹖冠的首服,冠主体为包叶状,正面饰鹖鸟形装饰。另一个陕西省西安市东郊豁口磨金乡县主墓出土彩绘文官俑则戴着文官用的进贤冠。
与汉代进贤冠不同,唐代进贤冠的冠耳逐渐扩大,并由尖角形变成圆弧形,展筩则逐渐降低缩小,由卷棚形最终演变成球形冠顶。
彩绘文官俑陕西省西安市东郊豁口磨金乡县主墓
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
陕西省乾县乾陵陪葬墓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东壁壁画唐景云二年礼宾图中头戴漆纱笼冠的主人,身穿交领大袖衫和下裳,腰系大带,革带挂蔽膝,足蹬岐头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背向人物背后悬挂的绶带。
该物即为钱起《送河南陆少府》诗云“云间陆生美且奇,银章朱绶映金羁”中的“绶”。五品以上官员朝服佩双绶。
陕西省乾县乾陵陪葬墓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东壁壁画唐景云二年礼宾图
唐代沿袭汉代服饰制度,官员在袍服外要佩挂绶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系于腹腰侧。
最初,绶只是作为连结玉器的实用物品,后来演变成祭服、朝服等礼服上用来区分等级的作用饰品。“绶带,先将丝缕编成丝带,再用丝带交织成片,故质地较普通布帛为厚,织纹也较普通布帛为粗”(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
其实物应如尼雅发掘的组带,每1厘米宽度平均约为38.4根线,该实物为25厘米宽度,约有960根线。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
在阎立本绘《步辇图》中就绘有身穿常服圆领袍的唐太宗形象。画中男子除吐番使者外,都着幞头圆领袍,连皇帝也不例外。圆领袍亦称团领袍,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着装的服式,除祭祝典礼之外,平常均可穿之。因为圆领衫在唐代属于常服,所以各阶层都常穿常见。
《步辇图》画的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番丞相禄东赞前往京都长安,迎文成公主入藏,受到唐太宗接见的历史故事。画面右侧坐在步辇上的是唐太宗。左侧站立三人,绯色和白色圆领袍的下摆处均有一横襕,可称之为襕衫,乃古代士人之服。其制始于北周。于唐代使用渐多。宋时,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传唐代阎立本绘《步辇图》锦袍公子陈杯觞,拨醅百瓮春酒香。
《步辇图》左侧站立三人,中间一人戴毡帽、穿锦袍的是吐番使者丞相禄东赞,这充分显示了波斯、河中等地人民以锦制袍的传统。
唐代《初学记》将锦与金银、珠玉等并置,统署“宝器部”。可见,唐代已经开始广泛使用“锦”这种材料制作衣物。锦是用两种以上彩色丝线,纺织而成的显花多重织物。“
在隋唐时,锦的组织结构为平纹纬显花与斜纹纬显花,这种工艺来自中亚、西亚,乃至拜占庭地区,与中国传统的经显花织锦(经锦)有很大不同,其克服了经锦花色单调、显花质量不稳定的缺点”。
唐朝为了保证对外赏赐中“锦袍”的需求,在少府监所辖织染署专设了织锦作坊,甚至还将形制上模仿域外样式的“蕃客锦袍”列为扬州广陵郡的“土贡”。
锦袍在唐代诗词中初显频率极高,如王昌龄《春宫曲》:“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但这里的锦袍式样与《步辇图》中的吐番使者丞相禄东赞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只在领、襟、袖等处缘边装饰织锦的圆领或翻领袍服。
这是唐代中原地区男服吸收、融合异域文化的例证,其式样如甘肃庆城县穆穆泰墓出土彩绘陶胡人俑身上穿的连珠纹锦缘边圆领袍。该人物头戴尖顶翻檐胡帽,眼睛一睁一闭,朱唇白牙,张嘴露齿,表情诙谐,生动自然。
彩绘陶胡人俑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2001年甘肃庆城县穆穆泰墓出土,庆城县博物馆藏。
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
唐镶金嵌珠宝玉带饰尺寸:全长150厘米 1992年陕西省长安县王村窦皦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如果说簪、钗、步摇和梳背是唐代宫廷贵妇的首饰专属,那么,玉銙带则是唐代宫廷男性显贵的服饰特色。
1992年陕西省长安县王村窦皦墓出土了一副唐镶金嵌珠宝玉带具,由1个带头、1个带扣、13个带銙(4个长方形、9个环形),鞓为皮制,出土时已朽坏。
带头和带銙皆以玉为缘,内嵌珍珠及红、绿、蓝三色宝石,下衬金板,金板之下为铜板,三者以金铆钉铆合,精巧豪华,正所谓“玉辗龙盘带,金装凤勒骢”(王光庭《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破额襆头衫也穿,使君犹许对华筵。
幞头又作“襆头”,是唐代男子常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庆城县赵子沟村穆泰墓出土彩绘陶胡人俑,头上戴的就是一黑色幞头,身着锦边翻领赭石色胡服,足蹬长筒黑靴。双臂曲肘,握拳于胸前,似丁字步站立于长方形底座上,似牵马状。
彩绘陶胡人俑2001年甘肃庆城县赵子沟村穆泰墓出土,庆城县博物馆藏。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巾子 唐代幞头系扎示意图 骑猎人物陶俑陕西省西安市东郊豁口磨金乡县主墓出土
在“丝绸之路”文物展中同样戴幞头的还有甘肃庆城县赵子沟村穆泰墓出土的彩绘驯马陶俑。该陶俑中的马身体后坐,不肯前行,驯马者右臂拉扯缰绳,筋腱鼓起,富有力感。驯马者上身穿半臂,下身穿胫衣。胫衣的上端呈带状,上束于腰带上。下部有一个蹬腿环带,套于足底部。
其裤腿上部有长带,将其系于膝盖下部,上沿呈内低外高形态,与人体大腿根部形态吻合,与阿城金墓出土的黄地小杂花金锦夹吊敦实物相互印证。
彩绘驯马陶俑 唐开元十八年2001年甘肃庆城县赵子沟村穆泰墓出土,庆城县博物馆藏。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裘皮服装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裘”字。在历代诗书中关于裘皮的记载也很多,如《诗经•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罴是裘”、《论语•乡党》:“缁衣羔裘”等。古人穿裘,开始是为一般生活所需,随着社会变革,裘衣渐渐成为上层人物专用衣着。
在《历代帝王图》中南北朝陈文帝就是身披一袭裘衣。
穿着裘衣的陈文帝 传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 三彩釉袒腹胡人俑1960年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至于李白《将进酒》诗中所言价值千金的裘衣,我们尚未见到相关资料。其实,唐人穿裘衣的形象少之又少,倒是胡人俑中尚可见到一些,如1960年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三彩釉袒腹胡人俑,头发中分发辫于脑后,身穿绿色及膝翻领毛皮袍,袒胸露腹,下穿绿色窄腿裤,脚蹬赭色尖头靴。陕西省西安市金乡县主墓出土袒腹牵驼胡人俑穿着与前者相类似。这类的皮衣毛面朝里,保暖性较强。
另一件,甘肃庆城县赵子沟村穆泰墓出土彩绘豹纹裤陶胡人俑。该陶俑双臂屈肘高举,手握虚拳,斜腰拧胯。从双手伸出的高度看,应是在奋力执牵骆驼缰绳状。这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古人穿皮裤,尤其是穿豹皮裤的资料。
该豹皮裤的色彩和纹样极为写生生动。这正可以填补我国古代服饰研究
评论